城乡管理开启“数智”模式 多元化携同乃趋势所向 – 推荐

一块大屏,可实现景区客流量实时监控;一个监控,加强了饮食安全保障……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服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并指出“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近年来,中国电信通过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持续推进城乡管理数字化。

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效能

如今,数字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数字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

从初始的“数字福建”“数字浙江”建设,到上海的“一网通办”,北京的“接诉即办”,浙江的“最多跑一次”以及诸多城市的城市大脑,都成为提升社会“智治力”实践的生动样板。这些案例凸显了一个共同点,即泛在化社会信息与技术的融合,让社会治理场景能够进入到一个虚拟化的空间中,通过数据、算法的赋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数字技术促进城乡基层治理智慧化

中国有句古话,“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数字化社会的本质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秉持着“人民邮电为人民”理念的中国电信将数字技术应用在社会基层治理中,促进治理的便捷化、高效化。

一个平台,民生民意及时传。通过中国电信肃宁分公司打造“数字窝北”平台,河北省沧州市窝北镇实现了25个村,36000余人、村务村情、党建等一张图展现,民意及时传达,村干部随时随地沟通,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应用在广东中山市石岐街道管理的中国电信“数字社区”联防联控平台,能够实时反映辖区内相关情况,帮助当地网格员及时应对辖区内市容、市政、环卫等城市管理问题。

“隐性助手”,城乡治安添保障。“因为摄像头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老百姓的花可以更安心的放在外面,老百姓的纠纷也看得一清二楚”。安徽歙县卖花渔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玉龙所提到的摄像头就是中国电信的5G高清摄像头。无独有偶,在具有“植物王国”的西双版纳,中国电信西双版纳分公司在曼康湾村公共区域安装了摄像头,设置了电子围栏,异常情况能够实时预警,帮助当地监控了多起偷盗事件。

数字治理需产业各方携同发力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为基层治理带来便捷。但是,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当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

在技术层面,缺乏纵横贯穿的统一大数据平台,“信息孤岛”依然存在,并且信息产品往往携带存在技术刚性,难以应对“最后一公里”中所面对的各种复杂情境。而这就需要运营商深度布局基于5G云网一体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发挥大数据的赋能作用,推动数据和业务应用深度融合。

在产业职能方面,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涉及平台企业在治理中的角色问题,如何加强和创新平台治理,既发挥平台企业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又避免公共性的缺失,是构建政府、平台、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的关键。这就需要数据从生产到流通各环节的参与方加强“政产学研用”各方联动,构建良好的数据要素生态,共推治理体系数字化建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复制成功
微信公众号: 神卡申请助手
截屏保存图片去微信扫码